您现在的位置是:首页 > 榴榴无忌

说历史:有谁不知枪杆子的分量?

| 人围观 |

我本英雄2025-10-11 17:37:47

枪杆子里面出政权这个论断,其实原创出自谭延闿。谭延闿三次督湘,从来不做空头的省长或者巡按使,要做就做有军权的督军,最后一次,居然是督军兼湘军总司令。但是,没有用,这个文人督军,武夫们对他一旦不满,就只能弃官而走。枪杆子不是谁想抓,就能抓住的。

其实,在那个时代,明白人都知道枪杆子是决定性的力量,谁都想抓。袁世凯称帝前后,文人成团的进步党人,也想抓军队,好不容易借护国讨袁的机会,让做贵州做巡按使的戴戡,做了进入四川的滇黔联军的司令,蔡锷死后,戴戡竟然做了四川督军,还得到了黎元洪的任命,但是,即使是贵州兵,也只听领兵官袁祖铭的。所以,四川军人一旦起来围攻戴戡,戴戡就只能死了。梁启超和汤化龙好不伤心,也没有用。

从晚清到民国,通商大埠的资本家们,也知道这个道理,所以,纷纷编练商团,为商团购买最好的武器,聘请最好的教官,但是,哪儿的商团都不堪一战,只要手里的家伙被人看上,不乖乖交出来,就得被人抢走,就像广州商团被劫走了进口的武器,还被诬为叛乱,彻底铲除。上海的商团,除了辛亥年帮助陈其美进攻制造局,成就了陈其美之外,再也没有作为,汉口的商团也是一样,在武昌起义后给革命军当了一回帮忙的,然后就没有然后了。国民党内的理财专家,也是蒋介石的至亲宋子文,自成体系,编练了一支税警总队,买来最好的武器,请了最好的军官,但是,练成之后,还是被他的姐夫蒋介石收走。

在国共对峙期间,处于国共之间的青年党,也曾经处心积虑想要搞武装,他们在东北军中渗透,在川军中发展势力,甚至,十九路军的一个旅长翁照垣,都被发展成他们的党员,但是,即便青年党人有做师长旅长的,但是,他们的队伍,依然不是青年党的。最后,青年党只好作为文化团体,跟国民党合作。

在那个群雄并起的时代,即便是有本事的武人,抓一支军队不难,但成气候就难了。皖系就是一个松散的军事同盟,原本徐树铮练了一支参战军,作为皖系的嫡系武力,可惜兵还没练好,就打了一场直皖大战,结果都给毁了。这个雄心万丈的徐将军,也就没有兵可以弄了。

吴佩孚好不容易拉起来了一支震惊全国的队伍,仗也打得不错,但最终也没有整合好直系,最后还是因为直系的冯玉祥的倒戈,毁掉了大局。

所以,在军阀混战的时代,的确是枪杆子里面出政权,但拉队伍割据一方容易,成大器则难。都看重枪杆子,一个个横在前面,要想一统天下,就得一个个地打,谈何容易?冒头都难。蒋介石即使明白的早,以黄埔打天下,但也得赶上好时候,没有好的形势,照样白费。